
老覃昨天撰写了一篇名为《1960年,毛主席偶遇郴州领导,关切询问:“你们那儿的‘三绝碑’现状如何?”》的文章。文章讲述,1960年3月9日,毛主席从广州启程返回北方,沿途经过了郴州、衡阳、株洲、长沙以及金华等地。在这趟行程中,他特地在长沙和金华停留了一段时间,不仅考察了长沙汽车电器厂和金华双龙洞人民公社,还亲自前往南京某部队的高炮3连,给予了官兵们温暖的慰问。
3月16日傍晚大约6时,毛主席所乘坐的列车抵达了宁波站。
原本安排中,毛主席打算前往镇海骆驼桥周边,靠近马路的一个生产小队,目的是去实地了解农业生产状况并视察春季作物的长势。同时,他也计划走访数家工厂,探询那里的生产进展。
不过,中央办公厅和外交部传来消息,告知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已经抵达杭州进行国事访问,并且他非常希望能尽快见到毛主席。
柯伊拉腊与印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他诞生在印度比哈尔邦的萨县,年轻时积极投身于印度的独立斗争。1948年,他重返祖国,并参与了印度支援的、旨在推翻尼泊尔拉纳家族统治的1950至1951年武装起义。到了1959年,他成功当选为尼泊尔的首相。
我国在1955年和尼泊尔就已经建交,两国关系一直和平友好。
然而,中国和尼泊尔之间存在着一个“心结”。
这个“难题”,指的就是关于珠穆朗玛峰所有权归属的争议。
珠穆朗玛峰是全球之巅,一直以来,很少有人踏足此地,古时,对它感兴趣的人寥寥无几。
不过,早在清朝乾隆时期,我国就已经将珠穆朗玛峰标记在地图上,清晰界定其为大清国土的一部分。
然而,在1953年,一群英国探险队员抵达尼泊尔,随后前往喜马拉雅山脉,并雇佣了一位当地的尼泊尔向导,计划挑战珠穆朗玛峰的攀登。
这位尼泊尔导游,在启程时特意带上了一面尼泊尔国旗,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和这群英国探险队员选择从珠穆朗玛峰较为平缓的南面山坡攀至顶峰。
瞧,我们成功站上顶峰啦!
那时候,有个不成文的“国际通行做法”是这样的:哪个国家或者组织最先探明了一片无人涉足的区域,那片区域就属于他们的领地。
这个尼泊尔人将国旗插在了珠峰之巅,以此宣称珠峰成为尼泊尔的领土。
尽管新中国已经与尼泊尔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在关乎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能马虎。
1958年,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攀登珠峰的实力,在贺龙元帅的亲自指挥下,一支400人的中苏联合登山队踏上了征服珠峰的征途。
然而,珠穆朗玛峰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南边较为平缓,北边却十分陡峭。我们选择从北面挑战,这无疑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再者,因为国际环境有了变动,苏联的专家撤离了。所以,原本由苏联和中国联合组建的登山队,他们的首次登顶尝试遗憾告终。
这样一来,尼泊尔方面更有底气了,他们反驳道:你们中国人总说珠穆朗玛峰是属于你们的,但实际上,你们之前可从没人登顶过珠峰啊!
尽管首次尝试攀登珠峰未能成功,但我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第二次登顶行动,计划在1960年3月19日再次出发。
在咱们计划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之前,尼泊尔方面就已经就珠峰到底归谁的问题,直接找上门来,希望和毛主席当面商量了。
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主席于杭州亲切接见了尼泊尔的首相柯伊拉腊以及内政和司法大臣乌帕德亚亚。参加这次会见的还有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罗贵波和驻印度、尼泊尔的大使潘自力。
毛主席明白了对方的来意后,便不再与他们拐弯抹角,直接切入正题。
他讲道: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大片土地尚待开发。有人竟说我们想夺取印度的领土,这纯属无稽之谈。我们自己还有那么多地方没开发呢,要他们的土地做什么?我得说清楚,我们连人家一寸土地都不要,要别人的土地那是违法的。当然,别人也别想拿走我们的一寸土地。你们自己想想,我们有没有侵占过你们尼泊尔的土地?没有吧?尼泊尔的一寸土地我们都不稀罕。咱们可以商量个边界条约,立下界碑来。
柯伊拉腊初次与毛主席会面,他早已耳闻毛主席的种种事迹。尽管之前在心中已描绘了无数次与毛主席相见的场景,可真当坐在这位“万人敬仰的领袖”面前时,他还是忍不住感到有些紧张。
他磕磕巴巴地表示:我们已经和周总理交流过了,认为两国之间应当签订一份边界协议,但得正式进行边界划分才行。
毛主席面带笑意地说:没错,咱们得明确一下界限。我听说,您打算把整个珠穆朗玛峰都归入贵国的版图?
柯伊拉腊鼓起勇气说道:“你们拥有广袤的土地,对于你们而言,眼下的一些有争议的地方可能并不那么重要,但我们却对这些争议之地极为看重。这不仅仅关乎声誉,更牵涉到深厚的情感。”
毛泽东主席面带笑意,耐心地等他讲完了话。
在毛主席温暖的笑容鼓舞下,柯伊拉腊勇敢地说出了心底的话。他讲道:您方才提及的珠穆朗玛峰,在我们尼泊尔,人们称它为萨迦玛塔。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在我们的国界内,不过周恩来总理却认为它属于中国。
毛主席依然笑容满面地说:“这个问题容易处理,咱们就一人一半,山南归你们所有,山北则归我们。”
柯伊拉腊带着犹豫的神情问道:山峰的顶端是不是也被一分为二了呢?
毛主席直截了当地笑道:那山顶嘛,咱们各占一半正好。这山高峻挺拔,守住了它,咱边境就安稳了。在山顶上立个界碑,大家各得其所,谁也不占便宜。跟你说句实在话,全给你们,我们心里头不情愿。反过来讲,全归我们,你们心里头也不乐意,所以啊,咱们得多多包涵,互相体谅!
柯伊拉腊垂下了头,默不作声。
毛主席打算给他一个小小的提醒,便说道:“咱们之间的事儿其实好办,咱们争的地盘不过几平方公里,跟印度那边可不一样,他们那是争几万平方公里呢。我琢磨着,不如给那山峰换个名儿,既不叫它萨迦玛塔,也不叫它珠穆朗玛,就叫‘中尼友好峰’吧。咱们得跟你们交好,你们也得跟咱们交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呢。”
柯伊拉腊和同行的乌帕德亚亚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心服口服地点头赞同:没错没错,最重要的还是咱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毛主席爽朗地笑了起来,说道:“现在边界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你们可以松口气了,我们也能安心了。接下来,咱们都专心致志地发展现代化的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和国防事业,这样一来,不就大家都满意了吗?”